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

转载 | 观点中的汪峰

  ★好听的摇滚乐

  我的音乐从未妥协,如果可听性就是庸俗,那么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摇滚乐。好听是一种途径,它帮助你良好地与人沟通。当然很多好听的音乐一样是很庸俗的。假如你的唱片卖掉了一千张,而蔡国庆的卖掉了三十万张,那么这并不是证明蔡国庆庸俗的证据,它所证明的只是你的无能而已。

  可怕的是,许多小孩认为:够复杂、能发泄的就是摇滚乐。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老百姓理解为:“这帮人天天都在干什么?怎么除了摇滚乐什么都干?”

  我的前两张专辑都赚钱了。

  ★鲍家街43号乐队

  这支乐队依然存在。

  这支乐队95%是我的东西。

  ★唱片工业

  现在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唱片产业,唱片工业就更无从谈起。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所有方面都太不专业,太缺乏学习。

  ★音乐和艺术的目的

  给自己力量。

  ★勤奋

  作为古典音乐是必须要苦练的,否则必将面对家长暴打以及老师痛斥。当然除了练琴,还要感受。而作为我们的流行音乐呢?现在99%的人都不是在搞纯音乐,每天能够有两个小时以上工作时间的人只有1%。据我所知,崔健是这个圈子里最勤奋好学的,以他的资历,他依然在坚持学习新的东西。为什么他是崔健你不是崔健?因为在他工作时你在睡觉。

  作为我,不能说到了老之将至时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还不会玩。

  ★爱情

  尽管我在前两张专辑中都各只有一首爱情歌曲,但我并不是刻意在回避。那东西不能多写,一首足矣。谁不想有美好灿烂的爱情?但不要过度幻想。

  我在情感方面是一个……是一个想与一个人天长地久的人。这听起来像是老人们说过的,但老人说对,那肯定对。

  尽管这个行业接触异性的机会比较多,但我觉得没劲。虽然那也是一种选择,不是什么是非的问题。

  ★艺术理论

  艺术上的超越与突破并不体现在风格的变化上,比如我可以和一支交响乐队谈两个小时,然后大家瞎拉一气,之后我相信大家都会说这是先锋音乐,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你不懂而已。真实的能力其实表现在将大家都懂的东西做出特色。

  我赞成: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方法而非思想。

  艺术造诣最终体现在:是否找到了表达事物的最佳方法。

  ★对未来的音乐的认识

  思想性越来越少,官能性越来越强。

  靠音响震动你的身体的越来越多,靠朴实的思想打动你心灵的越来越少。

  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缺少交流,越来越缺少人性。

  ★乐评

  除了那些和吵架一样的乐评之外,真正的乐评其实还是太不够了,其实人们还是太脆弱、不够顽强。对于称赞我们的我基本都不看,而对于批评我们的我会认真考虑,当然除了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所说的话。

  ★地下音乐

  艺术在于沟通,而不能仅限于表达自己,让听众们听到是一个前提。

  我希望地下音乐不要改变自己作品的主质,但在非音乐的方面需要有很大的提高改善。

  ★朋克

  我非常赞成一本书的前言中对朋克的评价:朋克是反对一切的。但现在这成了许多人的借口———因为我反对一切,大家都在向性手枪看齐。据我所知,JohnnyLydon是个真正的王八蛋,被警察拿枪指着头的时候还会向警察挑衅,“来啊来啊”!但在中国,实际上没有人真的敢于反对一切。

  ★金钱

  以金钱为唯一标准的社会是正常的,而且那是一种趋势,尽管我个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在金钱极度发达时才会有精神。

  西方的发展告诉我们:有了钱后才会有反思。

  ★我的生活

  无法用艺术的要求来要求生活,对于我来说艺术与生活是一体的。有些人说“老婆是老婆,情人是情人”,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

  我有一辆奥拓牌的快乐王子型汽车。但这不能解释为摇滚乐很有商业前途的一个证据,因为一个卖冰棍的也可以买辆汽车嘛。

  ★口味

  这几天正在听BECK、RADIOHEAD和MOBY。

  月球逃生必备《Highway61Revisited》———鲍勃·迪伦《TheDoors》———大门乐队《TheBeatles》(白色专辑)———甲壳虫《第一交响曲》———马勒《花火》———汪峰

  ★三大愿望

  1、打算在1-2年内找上鲍家街43号乐队的元老人马,以乐队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出鲍家街43号乐队最早期的作品。

  2、回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前提是,自己必须“玩得好”。(据反映:中央音乐学院至今仍拒绝摇滚乐甚至爵士乐的渗透。)

  3、创作完成《晚安北京》的小说剧本,并将其拍摄成电影。

  ★生活的真相

  生活就是失望,一切都令人失望,除了“你想喝一杯水这样的问题”。

  

  汪峰档案

  1971年:出生于北京。

  198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小提琴。

  198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并在同年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第二名。

  1994年11月:“鲍家街43号”乐队正式成立,汪峰担任主唱。(日历姐注:更早的资料写的是1993年11月11日成立,此说更为正确,因为1994年5、6月间就以“鲍家街43号”之名为话剧《浮士德》演出,当时的新闻稿也说他们是成立刚半年的乐队。

  1995年~1996年:乐队做了大量的演出,引起巨大反响。期间,汪峰创作了大量严肃意义上的摇滚歌曲。

  1997年6月:“鲍家街43号”乐队推出首张同名专辑,受到大量歌迷的欢迎。汪峰个人创作方向更加明确,直指同龄的平民阶层。

  1998年12月:乐队推出第二张专辑,汪峰在音乐上进入黄金时期。

  1998年~1999年:汪峰为歌手韩磊创作并制作了歌曲《如果风不再吹》,为女歌手黄绮珊创作了歌曲《等待》及为女歌手筠子创作了歌曲《青春》,这三首作品在排行榜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2000年初:汪峰新作《再见,二十世纪》在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上连续五周蝉联冠军,创下了本榜冠军留榜时间最长的纪录。获得了第一季度“十大金曲奖”。

本文转载自网易娱乐2002年12月26日12:41:40转载的《金羊网-羊城晚报》同名文章。本文的很多描述与2000年12月22日发表的《北京晚报》文章《转载 | 汪峰:一个摇滚贵族的自白》雷同,发布时间相隔两年,因此猜测本文是“集锦”,部分汪峰观点是否出自他本人,待考。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由 WordPress.com 建置的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