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

乐评 | 汪峰《存在》乐评集锦

【前言】此处乐评集锦收录的乐评来自网络和媒体,仅作资料收集和歌迷交流讨论之用,无商业用途。

汪峰《存在》评论:存在和反省

文章来源:搜狐音乐(2011年10月26日10:42) 作者:尔东尘

  这现实好没有存在感,所有人都变成了怀疑主义哲学家,虚空得仿佛脚下的大地也变得飘忽起来:发改委说油价高的事实不存在,铁道部说瞒报死亡人数的事实不存在,人民银行说超额发行人民币的事实不存在,红十字会说乱花捐款的事实不存在,电话说您拨打的号码不存在,电脑说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微博说您查找的帖子不存在……贪欲说底线不存在,情爱说完美不存在,时光说永恒不存在,闭上眼睛说世界不存在。

  存在感的丧失令人焦虑,中国人尤甚。汪峰在表达类似情绪方面一直颇有心得,这位以快狠准把握社会题材而闻名的歌手,推出过许多类似的佳作,比如《晚安北京》和《春天里》等。而今,《存在》的利刃又一次割裂开大众的脉搏,于是闻者无不血流如注。

  这首通过社交网络首先发布的新作,有着典型的汪氏曲风,高亢、深情、低迴、婉转,撕心裂肺的无奈和不屈,在这熟悉的新旋律里徘徊,畅快感一气呵成。如果听者不太在意它的曲式欠缺点新意,《存在》显然算得上是又一首时代巨作。

  我留意到7•23动车事故后,汪峰曾作过一个悲愤的访谈,当时他用到了一些诸如“苟活”、“伤痛”,“愧疚”、“存在”等字眼,这些词汇最终深度进入到了《存在》的歌词里,我想这刻骨的悲天悯人,就是这首歌的魂。在令人耳昏目眩的存在里,悲天悯人无疑是一帖能让人恢复痛感的唤醒剂。

  汪峰曾经唱过许多励志歌,但现实越来越逼仄,曾经的励志派不可避免地变成悲怆派。但悲怆不是绝望,悲怆是为了刺醒麻木的心,是为了突破腐朽的现状。要想不被这个底线越来越下探的世界炸得尸骨无存,那就不能放弃反省我们尚能感受的存在。

  关注改变世界,正视突破生活。《存在》既是反省之歌也是洞察之歌。每天忙碌的人群,实在太应该花点时间去想想人生的意义,不要在自我麻木中失去存在感。

  除了人文主义色彩丰富的歌词外,这曲新作的制作也堪称精良,基本达到了业界标竿的高度。期待这位不懈耕耘的乐坛劳模继续加油干,为这悲催的时代提出更多警示。


汪峰《存在》:这是对每个人的拷问

文章来源:搜狐音乐 (2011年10月27日09:07) 作者:小樱

  《存在》是汪峰蓄谋已久的逆袭。

  贾轶男、李爱、李军……在歌曲的制作名单里,我们看到的都是汪峰长期的亲密战友。这首歌无法不被用于和《春天里》比较吗,无论是从木吉他扫弦切入至Band Sound的爆裂,还是汪峰力拔山河气盖世的高音,都仿佛同出一辙。但和《春天里》的慢热不同,《存在》自汪峰个人微博首发后,当天便在互联网上掀起滚雪球式的爆炸性传播。

  那么,2011年,沉寂两年的汪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上一张作品《信仰在空中飘扬》发行时,我对汪峰进行了一次采访。我对他说,这是我所听到的在《花火》之后最好的汪峰。汪峰则说,这是自己不同阶段的展现。现在的他经过了许多事情的历练,心态更加的稳定和成熟,如《春天里》的嘶喊,其实是一种很开放、很自然的表达。而新歌《存在》也是这种发自肺腑的表达。

  汪峰向来很善于在歌中提出问题,这次他的视角从娱乐圈、从个人情感经历走出,放大到中国当下社会层面。在这一年里,日本地震了,动车追尾了,红十字会郭美美了,佛山小悦悦了……还有挥之不低的房价、伤不起的矿难、大粪油、死猪肉包等老生常谈,以及明年的玛雅预言会不会实现?天灾、人祸,这一切都让整个生活发出质疑,既有对现状的描述,“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者展翅高飞保持愤怒”,也有对生命意义终极关怀上的怒吼,“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这一刻,我们心甘情愿地被汪峰所代表,让汪峰唱出我们内心的困惑。尽管他最终并未能在歌曲中指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我们也不苛求一首歌的容量能做些什么。《存在》之意义,在于汪峰振聋发聩地拷问,而被拷问的对象是我们每一个人。他履行的职责,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流行音乐人所承担的。

  听了这首歌,你还会继续沉默吗?


汪峰《存在》:依然清醒的良知愤怒

文章来源:搜狐音乐 (2011年10月24日08:20) 作者:三石一声

  若你是个有色彩明暗感知度的人,一定会在看到《存在》单曲封面后,很快联想到两年前《信仰在空中飘扬》的封面设计。相同的是红色色块在封面画面上所起到的醒目作用,不同的,则是背景底色由黑白转变成了深色系的彩色,那一抹露出暖意的夕阳也变得格外耀眼。无论是红色色块的醒目,还是夕阳的暖意流露,无不在向听众透露出这样一个讯息:当人们已经把庸庸碌碌、匆匆忙忙甚至麻木不仁当做生活常态的时候,汪峰依旧保持着他的清醒、愤怒、还有良知。而关于这些字眼的深刻诠释,除了封面色彩的严谨选择之外,我们还能从单曲封面上那只依旧在空中翱翔的大鸟和汪峰继续深刻入理的歌词中窥见之。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不禁教人想起汪峰的《笑着哭》,当下都市人戴着面具存活的表里不一早已见怪不怪,请注意,这些人仅仅是存活、而非存在;“谁明白生命已变成何物”才着实令人想要深刻自我反省,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尚为新闻且未沦为历史的时候,四川泸州竟又发生一起5岁孩童被卡车撞倒并被反复碾压最终致死的惨剧,歌词中“谁明白生命已变成何物”的结尾标点恐怕已非问号所能表达其警醒含义;当汪峰撕扯着高音唱出“展翅高飞”、“保持愤怒”这些字眼的时候,生命该如何存在的价值意义竟显得如此迫在眉睫却又似乎在多数人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那么,在对生命麻木无感的人看来,“荣耀”与“屈辱”、“灿烂”与“失魂落魄”这些字眼或者根本就可以混为一谈。

  前不久,汪峰、贾轶男给那英做的《变幻的年代》很是有民谣的悠然劲儿,而这次到了自己的新单曲《存在》中,汪峰、贾轶男骨子里的热血因子便又窜了出来。李爱做的编曲,从一开始就令吉他Riff和钢琴重音交相前行,至第一段结束,贝斯的轰鸣和鼓的重重敲击接连而至,歌曲的情绪从一开始的酝酿、到这时迎来第一层次的爆发,汪峰的唱音依然是有所隐忍的飙高,直至第二段结束句“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汪峰在单纯飙高的唱腔中飙出了嘶吼的咆哮,《存在》的人文呐喊直此全盘爆发而出。不管你的良知有没有被唤醒,反正汪峰是愤怒了。

  《存在》一曲,依然听得出汪峰铁打不动的人文情怀,以及对这个病态社会尚存的未息希望,会愤怒自然就仍懂得热爱,如果你真心相信摇滚乐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汪峰这首饱含着良知的音乐武器,定会把你从麻木中幡然唤醒。


乐评:汪峰的《存在》唱出社会与国人的迷惘

文章来源:凤凰网音乐 (2011年10月18日 11:38) 作者:尤静波

汪峰的新歌终于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完汪峰,都会呆呆的坐上一阵子,不知道想说什么,但却又有很多话想说。是触痛?应该是触痛。在这首《存在》中,我听到了鲍勃-迪伦(Bob Dylan)式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流行音乐,具有艺术本质和社会功能的真正的流行歌曲。迪伦的歌声在过去的那个时代让整个美国社会为之反思,成为美国大人灵魂与思想的栖息之所。而在我们的身边,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在当下的这个时代,在我们的华语音乐中,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又何尝不想找个容身之所,稍作小憩。但是,我们的音乐何以容得?

今天,汪峰的《存在》终于让我们的灵魂找到了一脚栖地。现代人,中国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像一道震裂的峡谷,变得越来越壮观。“是否找个接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几个问号,问得我胆战心惊!“我该如何存在?”就像当年迪伦的那一句“How Does It Fell?”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问得美国人茫然失措。而就在今天,汪峰向全中国人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存在”?

你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这是一首让所有中国人集体反思的作品。音乐上,这首歌依然打着汪峰的印记,旋律与编曲的精良,对于汪峰的作品来说,不用再费任何笔墨,浪费口舌。这个或许其他歌手也能做到,但是能在音乐中驾驭思想的,当下乐坛,唯有汪峰!一首歌能够唱出社会与国人的迷惘,也唯有汪峰!

听完这首歌,我该好好地去想想我的生活,我的存在,对于我的灵魂,意义何在?

如何存在?换句话说,就是怎么活?大家都想一想吧,都是自己的事情。


汪峰:有《存在》存在,摇滚乐还在

文章来源:搜狐音乐 (2011年10月25日11:02) 作者:爱地人

  存在是一种主义,即使生存的世界无意义,人的存在本身无意义,但人却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去换来属于自己的意义。

  由大及小,或者说流行乐坛,也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而它即时性、消费性的属性,更扩大了这种无意义。也果真,有许多的歌手会随着这种无意义的存在而无意义的存在,把自己当成了即时性消费的一部分,并随着潮流的变化而随波逐流,流行音乐文化,也就慢慢变得只有流而没有行,存在感虽在,却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汪峰的新单曲《存在》,则依然秉承了他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将无意义的存在感,完全剥离出自己的音乐空间。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歌载道,通过不停的拷问、疑问和质问,重新启动了当代人在音乐里,已经慢慢丢失的思考能力,从而以存在感这个介质,去提醒和警醒人们思考自己的存在、存在的意义,如何存在,以及怎样才能存在的更好。答案虽然不同,手段虽然迥异,但《存在》无疑通过这种存在感十足的互动性,让音乐不仅只是歌者唱听者听的被动传递,让后者在听的同时,还能通过想和思考,从而将人生听得更为明白。

  《存在》不是一首让人怦然心动,而是一首让人猛然震撼的单曲。它呈现出的是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现实却负面的那一面,但反而是这种无情揭开伤疤的创作,反而让人从中感到一种真正真实的感觉,因此也让作品格外震撼人心。除了警醒人们的存在感,也更能从正面催发出人们为了存在而奋斗的积极性,用音乐将负能量变成了正能量。

  《存在》的曲风,依然是汪峰特色的摇滚情怀。沧凉的声线和雄浑的嘶吼的交替,也让整首歌曲显得层次感十足,从而用歌声本身,而不是编曲,就能驾驭整首歌曲的恢弘的音乐氛围。而且,不同于人们印象中摇滚乐的愤怒和批判,汪峰类似于屈原《天问》那样的中国古典诗人气质,也赋予了整首作品以东方式的辽远与沧桑感,并因此具有了史诗般的音乐气质。

  而音乐上的开放效果,也让《存在》具有了美国公路音乐那样的向上与力量感,让人在疑问的同时,却不会迷失方向,音乐气质而非歌词中的励志基调,更让《存在》这首作品具有了积极而非消极甚至颓废的意义。它也许不能像时髦的电音舞曲那样闻歌起舞,却有种迎风飞舞般的意气风发和宣泄释放。汪峰,也用这首《存在》,让我们重新定位自我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有人说,摇滚乐在这个时代已经死了。但只要有《存在》这样的音乐存在,不管摇滚乐在未来会不会死,但至少在今天,它还没死。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由 WordPress.com 建置的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