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

转载 | 汪峰:知识分子的审慎魅力

【开篇声明】

  1. 这是一篇写于2年前的旧文,因近日汪峰与记者开撕,再度被我翻出。
  2. 两年过去,在汪峰与媒体之间,我还是站在汪峰一边。
  3. 本文所涉及的“知识分子”概念,均为褒义。

凌晨回看了《中国好声音》。就像从梦之声里突然发现银幕上一贯装逼的黄晓明其实不乏可爱,我从好声音里前几集里看似慢热的汪峰身上,嗅到了“知识分子”的审慎魅力。

本季好声音开始阶段,汪峰的寡言和不会“来事”曾经引发热议,很多人提到了刘欢,意思是老刘曾经是第一季好声音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本季的缺席或将巴拉巴拉巴拉……然而经过四集磨合,汪峰内敛镇定的气质其实起到了不输于刘欢的作用,他的存在,阻止了节目向同义反复的无趣以及恶俗滑落的倾向。仅仅一个月,我们已经不必怀念转椅上的欢哥了。这个声线像高晓松但比小高正经,模样像白岩松又比小白英俊的家伙,才是好声音第二季最具价值的导师。

行走江湖看出道时间,更讲究门阀。四位导师中,上一季留存的那英和庾澄庆,无论从点评选手还是卖萌拉客,桥段已显疲态。尤其是那英,看起来已经被密集的赛事淘空沉淀,大妈气质图穷匕首见,翻来覆去一句“请到我的大耗死来”,语言之干涩,情绪之强弩,估计她也在hate herself,但如何破题,暂时无解。“知识分子”是需要准入门槛的,不是朝发夕至那般简单。这和大学里的助理图书馆员无论如何羡慕、努力,但一时半会儿无论如何够不到图书馆馆长的道理是一样的。

庾澄庆我感觉他本季的情绪不在轨道上,虽然乍看还是那个哈林,但程式化的意味更浓了。我猜是因为他上一季用力过猛,好比是一二年级把一生中所有的100分指标都用完了,余下来的日子,不免黯淡。

张惠妹是新加入的血液,按道理应该小有惊艳,但看上去保质期不会很长,除了继续葆有超高的“转椅率”之外,并无太多令人回味的细节。从文化底蕴上,张惠妹和那英可谓“姐妹淘”。歌唱本行之外,人们如果还有其他的期望,多半是失望——而这对于“导师”来说,恰是致命短板。

回到汪峰。他的审慎,不仅体现在对口水的吝惜,几乎他每一次转身的那个时间点,都符合他“知识分子”应有的专业度,当然,比专业更可贵的是,是适时的一点点宽容。昨天汪峰为一个唱指南针乐队作品的小伙子转身了,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转,转过来之后他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按照歌唱的要求本来不会转,但想到如果当时别人没给他宽容的机会,他(汪峰)也不会出来。这叫什么?八个字:因为懂得,所有慈悲。

对一个娱乐节目来说,“知识”有时候或许会成为负担,但“知识分子”是一种特别的动物,有时候,他们自绝于人民的腔调很触气,自命清高的自诩也很欠抽,但是,如果他们掌握了顶尖的专业知识,又愿意放下身段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的话,你会发现,他们通常会散发出牛逼闪闪的光芒。


文/费里尼,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部半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由 WordPress.com 建置的網站.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