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网易娱乐2004年07月26日17:44:57转发的《新京报》同名文章, 作者:贺愉。看十几年前的评论文章颇为有趣,汪峰写一首《我爱你中国》,就大逆不道了,直到今天都在被攻击。《我爱你中国》很好听、很棒的歌曲啊!
现在回想起来,“鲍家街43号”的年代基本没太多称得上“叛逆”、“反社会”、“反日常生活”等等被某些人看作是摇滚乐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相反,他们只是多了些学院派小知识分子理性的感怀而已。但是汪老师不会这么想,他早已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投进最主流的层面上并显示出无限的愿望想要证明自己的商业潜质。于是那些理想主义乐迷总会及时地对这个现实表达出他们“嗤之以鼻”的态度。
但在这种鄙夷之外,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看这张唱片,那就是与其让某些纯粹靠包装和炒作连歌都不会唱的人去扫荡主流市场,还不如运作一些诸如许巍、朴树、汪峰这样有些文化有些气质有自主的创作动机和乐队音乐背景的“文艺青年”去占领市场———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市场,也算中国流行音乐的一种进步。长此以往,这种“招安”或者互动并非坏事。
繼續閱讀 “转载 | 汪峰:被招安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