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次是鄙人对汪峰唱法的解读,其中涉及诸多和常识概念中嗓音健康和发声动作完全违背的认知。信不信由你。对于读者看完本文进行修炼造成的后果,本人概不负责。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我几个月来的心血结晶。在此献给喜欢这个唱法的朋友们。
但,作为纯粹的学术探讨,本文将涉及诸多粗俗不堪少儿不宜,甚至让人觉得是对艺术家不敬的词汇。在此事先警告,请不要玻璃心。
另,本文所阐述的技术,会对sls派系强调的混声技术有非常大的系统冲突,请自行判断是否要学习了解。
第一章
汪峰声音的三个特色
1,破嗓子
2,卡痰
3,唱得还挺高
这三个特色其实分别对应了他三个不同的基本音色技术。
(当然要把这三个技术组织在一起,等会有会介绍其他的技术。因为这是一篇原创的“技术”分析文章,所以里面的技术词汇将由我首次、亲自来下定义。既然潘乃宪能鼓捣一套喉上喉下喉中关闭,巍峰营能鼓捣一套气柱气团前端后端中端这么多理论,那我也打算写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术名词,要一看就觉得云里雾里高深莫测的那种。)
准备好了吗?本派号称:瞎J8嚎派。
这套“大力出奇迹”的唱法音色技术,他们分别一一对应的是:
1,强气势下 超高速连环破音技术
2,真假两套声带同时发声技术
3,不同模式的声带闭合技术,可以兼顾延时换声和把破音控制出高速和稳定,能用来唱歌。
稍微解释一下,
1,破音的最高境界就是破得太快,听都听不出来
2,双声嘶吼,像常年卡痰
3,尽力拒绝混头声。
。。。。。似乎太拗口了。。。缩写一下
1,破
2,卡
3,吼
第二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刚才的序言已经过滤掉一部分安全第一的读者,看完第一章应该又过滤掉一部分谨慎观望的读者。现在应该只剩下好奇心过重和胆子过大不要命的读者。
那么现在可以开始自由发挥,解释这些技术是怎么运用的了。
首先对于高音吧的朋友们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学混声上高音的概念。
而混声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换声,把声音换掉来获得更高的音域。换成什么?基本上大多数常见的唱法里,都是去换头声的。京剧、美声等等都是如此。详情请见我以前写的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1230295334?pn=1
其实换声这个理念并不仅仅在混声中可以见到。通俗里可以直接去切换成假音,属于技术含量最低级的换声,整个都换掉。但是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你换得够快,比如林志炫高速切换成假音,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唱法,请认准正版,只要998.
那么汪峰的高音的最特殊的一个环节就是,比鸡尾酒这种低端的最多两个字之间切换一下的速度更快的,在一个音里超高速的结合破音。就是真音+高速破音 ,来达到唱出高音的效果。
卡痰嘶吼这一块其实反而更好理解。他用“假声带” *(前庭襞,长在声带上方和声带几乎平行)塑造出假声带嘶吼。这在传统的美声中是绝对禁止的,除了秦腔以外能用到假声带嘶吼的唱法我只知道出现在现代的摇滚乐里。
其实只要大家喝可乐打嗝都会用假声带不自觉的发出声音。只要摸索好尽量把声带和假声带分离较远单独工作互不影响的技术方法,那么假声带就可以用来唱歌,塑造出卡痰的沧桑感。
首先来谈谈汪峰除去嘶吼以外的表现。为什么我要一再强调是延迟换声(混声)以及尽量拒绝加头声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从艺术的角度考虑汪峰的初衷,他希望获得的是一个雄壮无比,纯爷们的霸气唱腔,正如他所说他很喜欢林肯公园的唱法的意思一样。而sls为代表的理想化混声的技术从本质上就是打破性别的界限,从男练到女,纯净混声达到至高境界立即男女不分。(全部女性化)
而偏偏就是有人不喜欢这种声音。练下去慢慢的都不爷们了。原因在于sls的换声原理是让声带不断的调整工作区间,不断缩短工作区间范围来模拟更年轻更短的声带唱高音的自然放松状态。所以会获得越来越童声化或者娘嗓化的表现。
那么我们瞎J8嚎流派最讨厌最要拒绝的就是娘娘腔,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打定主意希望别太轻易结合头声。
那么什么是头声?相关详情请看http://tieba.baidu.com/p/1230295334?pn=1
换头声的本质是声带逐步逐步的有控制的闭合一部分,保持另一部分开放。
这里就要顺带解释一下发声的听感偏真和偏假的问题。
大家注意接下去我不得不开始讲一些非常复杂拗口能以用人话描述的事情了。如果大家受失眠的困扰可以在病发的时候来看我接下去的文字,相信足以绕晕你。
http://tieba.baidu.com/p/1230295334?pn=1
这个帖子的十二楼我已经解释过在同样的音高下为什么有真音假音的区别,或者有音色偏真音和偏假音的区别,关键在于“闭合”vs“打开”时间长度区别。要让声音更真声,就需要声带闭合的时间能够撑的尽可能的长,则说明声带向中间靠拢的力量越大,这是声带的肌肉能做的三个方向的动作之一。发声靠拢。
“其实从发声的瞬间高速度的仪器观测,对于声带切切实实的闭合上的良好发声,有两种情况:
听起来的像真声的混声,高音吧以前说的真声混声或者其他之类的说辞,是声带闭合住挡气的时间大于打开来通气的时间;
听起来柔软,偏假的头声,是声带闭合时间小于打开的时间的结果。以上这两者可以频率一样,结果造成同样一个音高出现听感上的真假,和 发声上的使劲和不使劲的区别。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sls的mixvoice混声只不过是声带外型维持好一部分不工作闭合在一起,另一部分工作的拉链型状态的基础上,打开和关闭的时间互相博弈的结果。在没有超高速激光摄像的年代,这个技术没有被科学家观测到,而仅仅认为头声之类的声带比起真声混声更敞开—边缘振动和局部整体振动的区别只不过是重影的结果不同。”
好了,现在绕回来,汪峰的非嘶吼高音的换声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并不是去追求更小的工作区间来换得新的声音。他是通过非常强势的拉薄拉长声带以及保持声带左右两部分向中间大力的靠拢发音的合拢力量来获得高音。
也就是belting 喊叫的方式。这个技术以前我也解释过:
http://tieba.baidu.com/p/943361928
注意这里的这张图:
1,让后颈竖向的两条笔直的大肌肉要略收紧,成直线即可。会有一点仰头。学会后颈的用力很重要。
2,想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场,你是运动员,非常正确的给自己戴上游泳帽,当你撑开帽子刚刚把头钻进去的状态,就是舒展的颈部的状态。
3,用手指感觉颈部前方底部的SCM肌肉。注意两个箭头标出的位置。
传统的学校老师当然会禁止你们唱高音抬头,说是不科学/伤嗓。其实这个禁令应该视情况而定。在进行这种加强真声含量的“全真教”的高音演唱时,声带被剧烈的拉长拉薄,演唱者有着清晰的舒服的扯拉感(没有疼痛),抬头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保护嗓子的演唱姿势。下巴要前伸,脖子和锁骨交接的地方要用力,秀出来,可以感觉到声音是贴着下颚走出来的。共鸣全部在咽部以上。
看到这里,千万不要在没有闭合技术的情况下尝试。首先,要这样的喊,必须要一个很牛逼很特殊的声带闭合形态
第三章 该死的闭合,双核酷睿
人类的声带,正常说话时,声带每秒振动几百次,而唱某些高音时则高达上千次。乍看一下以为声带的肌肉很牛逼,其实恰恰相反。
和蜂鸟的原理不同,蜂鸟振动翅膀的力量全部来自于翅膀的肌肉。而人类声带是非常娇弱的,不堪一击的。之所以能动的这么快的原因是太极拳的借力打力。声带是利用气流在气管通过声带的传输过程中出口变狭窄导致速度加快 而产生的气压差,来做到被吹开以后再次并拢。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彩旗飘飘 ,金枪不倒。。。。。
把声带想象成旗帜,在进行彩旗飘飘的高速合拢打开的周期过程时,如果让更强烈的气流通过的话,旗子当然会飘动的更剧烈。如果让一部分的声带足够放松,然后在它的首尾设置好防火墙一样牢固不能动摇的加紧约束,那么可以让这一部分的声带策马奔腾胡乱破音,却不影响整体声带的正常合拢
这就是汪峰的高速连环破音技术的奥秘所在。梁博这个歌手就是专门擅长这一环节的技术。
让声带尽情的在可控的一小部分破音(闭合不全,气流通过状况超过这一区域声带挡气能力的极限),然后这样剧烈的撕扯却尚不到声带的肌腱附着的两端部位,因为半路上被防火墙挡住了。这段防火墙其实就是一套枷锁一样牢固的声带闭合形态。
这个闭合形态非常特殊,就像这个图一样:
如果说纯净的混声比喻成唇颤音打嘟噜的话,这种要破不破的高速破音嘶吼就是夹住嘴唇狂喷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因为梁博没有涉及卡痰嘶吼之类其他的唱法技术,所以姑且目前看来他是在高速连环破音的道路上走的非常纯粹的一个代表。像汪峰的一个小分身一样。
因为这是汪峰复杂的声线中最重要最和别的歌手有区别的基础技术。所以对于大多数想唱的和汪峰一样好的爱好者来说,要唱出要破不破的声音的技术是最难攻克的。
要注意前面撤了一大堆不像人话的技术分析,其实归结起来很简单,就是要有一个很牛逼的中高音,不要换声,就是在自然音域的最高极限位置唱的非常通透稳定声带省力气但同时声音巨有力度
这个要求要先做到,之后才能体会到这种枷锁般的锁住声带的感觉,然后才可以找到被锁定的区间内可以反而可以放松其间声带的感受,才能尽情的不怕破音的喊一喊。
建议在中音和中高音区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不换声的练声和唱歌。
在此让我们先感谢汪峰本人的精彩示范。但是如果有些朋友顿悟法领悟不到高速破音的精髓的话,不要紧。我们还有循序渐进的方法。
这也是我本人的方法。
用大声不换声狂喊濒临自己自然音域极限的歌曲,长时间反复大量磨合一直到嗓子开始哑了为止。
没错,确实要把自己嗓子折磨到哑。注意不是有磁性的沙哑,而是开始出现不受控制的破音,讲话都会破的那种。好了,现在再重复上楼的顿悟法。
当然你可以找一首这样有代表性的歌曲反复喊。技术含量在于你之前下的苦功,稳定的闭合声线还有娴熟精确的气息控制。到了这一步,前面的基础都是铺垫,此刻你才是有准备有保证的可以展开大力出奇迹的时候。
为什么哑了反而有利于唱歌呢?其实这里要注意是折磨到刚刚有一点点哑。而不是真的往死里整。
这种梁博要破不破(庾澄庆命名的技术名词)也就是我说的汪峰的三分之一的唱法(超高速连环破音),是和混声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就像拉链,汪峰是扯破拉链,混声是拉紧拉链,一个向外一个向内,是完全相反的技术。
当你找到这种扯开拉链的动作习惯了以后,不影响正常生活的交谈,但是嗓子始终处于半哑的说话状态,你会发现头声不见了或者很难控制得和以前一样好。如果你是唱死了都要爱我期待、我相信,ssg的高音混声达人的话,你会发现这些以前擅长的歌曲都不再能唱的那么自然。
因为你声带偷懒的模式被改变了。以前声带自己的肌肉记忆是为了上高音要合拢闭合,现在的这个方法是合拢到一定程度就锁死在那里,不再进一步合拢(为了不结合头声),然后任由安全区域内的声带破音。破音不可怕,反正毫无损伤,然后气息跟上,碉堡的高速连续破音就出来了。
现在要开始解释为什么说是酷睿双核的闭合了。那就是汪峰和梁博的区别之一。汪峰在第一层次保证发声稳定的固化闭合形态的基础上,还是不放弃动态的可以缩小工作区间的闭合,只不过他的换档都基本在同一个句子的开头换气阶段执行完毕,之后的音域跳跃较大的部分他是用拉长拉薄声带(扯嗓子来完成的),听起来是喊叫的感觉,非常的震撼。
也就是说,汪峰在第一层闭合的基础上有两个技术可以选择,要么保持纯净的高音要么采取高速的破音。而梁博基本上是在第一层闭合之后,直接进入高速破音状态。他也有过一点点belting拉薄声带的表现,但是都不持久和高难度。
由此也可见,当技术复杂系数越高的话,声音的表现越丰富但是现场越难完美发挥。技术复杂系数低一些的梁博,现场发挥的就稳定的多。
高速破音只是汪峰的三分之一,另外的卡痰嘶吼的分身,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学员黄勇。
第四章 卡痰般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黄勇表面上唱歌很爷们,这其实只是技术堆砌出来的假象,他的方法就是声带和假声带距离控制的很开,然后可以互不干扰的一起发声。也就是说他同时出来了两个声音。当他厚重的假声带技术撤去时,大家可以清晰的听到他的本质声带音色,非常普通甚至偏娘。
汪峰也具有这个技术,但他出于某种原因并不喜欢单独的使用它。一般只有在歌曲中出现挣扎的感情的段落,他才把双声假声带嘶吼投入工作,作为高速破音或者扯嗓高音的辅助和锦上添花。
当然也有可能是汪峰做不到单独控制,他可能还没意识到其实是可以在中音区主动控制的。
第四章的教程其实我也没法做的和黄勇一样那么清晰,那么互不干扰。黄勇也只有这个技术,但是做到了极致,比汪峰更加精美。但汪峰采用了大杂烩的方法混杂在破音和喊叫中加上一点点卡痰,效果已经很震撼了。
我的音频示范,一起摇摆,这个音频就是大杂烩,大家感受一下。
http://fc.5sing.com/12052129.html
技术参阅假声带嘶吼的教程即可,难点在于怎么把两个声带的工作分的够开是个问题。
http://tieba.baidu.com/p/941551871
第五章 超高速连环破音的两个用途,基础音和修饰音
这回是音频解说
示范曲目分别是 《哭不出来》《花火》
哭不出来展示的技术是,当嗓子的换声(其实是混声的换挡能力完全被舍弃,仅使用高速破音作为上高音的技术时),嗓子的真音和嘶吼其实是一直同时出现的。每个咬字都带有连续不断的小破音。
第一段哭不出来和第二段之间的换气时间,我调整了声带的工作面积(混声换声),这样第二段嗓子本质听起来更年轻化。汪峰的换声基本上都是在不发声的时候换好,在同一句中极少改变闭合状态。
这个技术一旦加载成功,唱什么歌都是汪峰那个味道。但同时混声能力极速下降,难以使用。
《花火》展示了把夸张的连续破音作为修饰技巧来大量展示的用途。
http://fc.5sing.com/12055411.html
第六章 自相矛盾的选择 喊嗓和破音
汪峰的三个代表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现在大家的理解程度应该提高了很多
1,真音本身一直有连续不断的小破音 ,和正常发声的那种真音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2,假声带的力度和单独工作性控制,修饰声线的沧桑性。伪装型技术。
3,除此以外还可以配合belting扯长拉薄声带的技术来加载出狂喊。
其实这三个技术全部是毁嗓的技术,极度危险的那种,用的不好分分钟完蛋,所以把这三个危险的玩意驾驭好的关键就是第四个技术:
正常人必定毁嗓的技术如何常规化安全化的关键性技术,防火墙般的死锁型固化闭合形态。
1,在声带肌肉两端的肌腱之间控制出两端都严防死守的区域,让之间的一整段声带拥有可以随意让气流冲破,撕扯破音而不牵连到两端肌肉的可能性,此时要求破音区域声带非常放松,防火区非常用力。演唱者在使用时是同时用力和放松的,非常微妙,建议仅了解原理,不要用想象力去控制声带,这是做不到的。反而会导致挤嗓。这种闭合基础上的破音是一点都不挤卡的。更适合的形容词是:“冲出来”
2,belting的时候,声带被拉薄拉长,此时如果没有强力的闭合形态,声带同样会破音,而且是直接扯伤肌肉两端。和高速破音技术的破音不同,belting的使用不需要高速破音那么夸张的气流冲击,事实上只要比平时略大即可,甚至可以没区别。belting的关键反而是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而不是气息支持的力度。如果用力错方向,扯嗓扯得痛就是错误。
当闭合技术到位时,拉扯过程中,声门出气点保持持续固定,那么清澈的跳跃性高音换声就出现了。
但是人类太贪心就一定会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从原理上来看,声带此刻其实也是很迷惘不安的,因为上高音他还是有两种方法,破音和belting,当两项技能都在同一首歌里被要求时,要娴熟的切换成另一个工作模式(不同的肌肉方向),还真的是挺冲突的。
所以在特别持续的高速破音技术和特别高音的belting喊叫同时出现的歌曲里,这两个技术不可避免的互相干扰(因为两者本身都被开到十成功力,声带接客太多比较容易疲劳)。
再加上卡痰嘶吼如果控制假声带的距离没控制好,就容易直接压在真声带上把发音完全停止。
所以这三个技术一起用听起来很震撼,但要表现完美真的是作死的节奏。
到这里本文可以说是真正写完了。
本文作者是高音吧吧主建筑狂人。他对汪峰的唱法有非常成熟的研究,可以说是第一个破解汪峰唱法的人。本文来自百度贴吧高音吧,日历姐将贴吧帖子的相关内容收集整理并转载于此,已获取转载授权。谢谢作者和讨论者,让人受益匪浅。
發表迴響